王钢,1979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14m永利官网副教授,川南地方品种鸡产业化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永利14m在线登录官网省级指定动物检疫实验室主任。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4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比赛,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积极参与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和服务地方工作,多次到沐川、峨眉为养殖户技术服务。
川南地方品种鸡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4年成立以来,中心主任王钢带领全体成员坚持用科学技术扶贫、用产业扶贫、以服务养殖户、服务养殖业为己任,谱写了一篇“爱心换得众人足”的精彩华章。
做农民的带路人 让返乡农民工带头致富
2013年,农民工刘世兵返乡创业,联合当地多个农民成立了峨眉山市康原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王钢从鸡品种选择、育苗、饲料配制、鸡销售等全程为养殖户做技术指导。2015年,合作社发展遇到了资金瓶颈,王钢还自掏腰包,借款10余万元给合作社,另外还为合作社担保贷款15万元。目前,该合作社逐渐壮大,已带动十余家农户实现养殖梦想。
沐川县凤鸣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沐川当地贫困户为主成立的合作社,是永利14m在线登录官网在沐川县建和乡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心成员主动为其搭建平台,引进电子商务、可追溯系统、为贫困户购买鸡苗,并全程为养殖户做技术指导,并为养殖户提供成品鸡销售提供也所能及的帮助。通过一年建设,2016年,合作社全年销售4000余只土鸡,带动了1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协助该村率先在2016年实现“摘帽”。2017年,中心又协助该合作社在沐川县箭板镇建设新的生态养殖基地,预计年产土鸡近2万只。
目前,中心指导成立的合作社遍布乐山各个区市县,很多养殖户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乐山健康生态养殖做出了积极贡献。
做农民的贴心人 帮扶贫困户实现造血
2015年,王钢通过峨眉山市统战部、峨眉山市新平乡人民政府了解到汪坝村村民黄秀丽家庭非常特殊,全家五口人,全部身患重病,是因病致贫典型。但黄秀丽家人对林下养鸡非常有热心,为了帮扶这个家庭。王钢和中心成员多次到现场指导,将林下养殖饲养的关键技术、疾病防治、鸡粪无害化处理、药物投放、疫苗免疫等技术手把手把黄秀丽全家教会。通过中心人员近两年的努力,该贫困户基本掌握养殖技术,实现健康养殖。2016年3月30日,黄秀丽为表达感激之情,专门为中心赠送一面“同心精准扶贫,全心助农致富”的锦旗。
为了更好指导林下养殖,王钢将关键技术编写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口诀,让养殖户简单易学,及时用于生产。
2015年省委组织部、教育厅将永利14m在线登录官网作为定点帮扶沐川县后,将林下养殖作为优先产业扶贫方向。每次为贫困户送鸡苗,中心工作人员均全程参与,从鸡苗挑选、饲料配方、场地修建、粪污处理、养殖技术等手把手指导贫困户,并且隔段时间中心工作人员会到现场为贫困户指导,送技术,送药物等。
做农民的救急人 为养殖户养殖保驾护航
养殖户鸡群疫情就是命令,王钢及中心成员不但免费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还积极主动上门为养殖户解决疑难问题。2017年3月,峨眉山市某养殖户5000多只种鸡一周内死亡了2000多只,疫情还在不断加重,养殖户心急如焚……在绝望之际,有人提到了中心,经多方打听,及时联系到了王钢。王钢闻讯后,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和中心喻世刚、廖娟等老师匆忙赶到养殖基地。现场初步诊断后,为养殖户提供紧急治疗方案、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消毒防疫措施,并连夜赶回,分离病原,20小时就实验得出敏感抗菌药,为后期合理防疫提供指导。在中心成员一致努力下,使养殖户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小鸡群体顺利度过疫情。
为养殖户带去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是中心成员为养殖户保驾护航是中心的服务宗旨。田间地头,山区山坡,经常会看到王钢和中心成员与养殖户一起忙碌的身影。每年春秋两防,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依托四川省指定动物检疫实验室,加班加点为乐山市做抗体监测,为乐山市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做农民的守护人 无私传授养殖技术
将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养殖户,让养殖户特别是初入行者少走弯路。2015、2016年,王钢及中心副主任农向,教师喻世刚、廖娟等中心成员参加沐川县新型职业农民养殖技术培训两期,培训学员100余名,每位老师每次课程均为半天,但现场培训会场秩序井然,农民提问积极踊跃,专家解答细致入微,效果良好。每个专家现场主动留下联系方式,为养殖户提供后期技术支持,大部分养殖户一遇到技术难题,便会主动打电话咨询专家。有时,中心成员也会到现场主动为养殖户现场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大多数参训人员回乡创业成为了当地养殖能手。
类似的培训中心成员还多次主动请缨,乐山市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夹江县贫困户养殖技术培训、市中区贫困户养殖技术培训、峨边县基层干部培训、峨眉山市林下养殖技术培训等等,培训学员近2000名,为基层农技人员、养殖技术人员、贫困户带去了养殖新技术、新理念。
产业兴农,任重道远。未来的岁月,王钢和中心成员表示将继续围绕养殖产业做文章,将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每年针对畜禽养殖进行多次专业培训,让科技在产业兴农工作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以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科技扶持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为农惠农、助农增收。
川南地方品种鸡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中心通过做农民的带路人、贴心人、救急人、守护人,而真正成为农民的知心人。他们为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地办实事、办好事,不仅为农民群众解决了养殖中的实际困难,而且为养殖业发展、养殖户增收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都是值得大家肯定和学习的。


